全力“贷”动“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耕地建设项目(闽侯县支行)

粮食生产根本在于耕地。近期,为深入贯彻我省关于加强加快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农发行闽侯县支行作为地方政策性银行,把耕地治理保护提升项目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在政策宣介、谋划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求实创新,全力做好服务所辖闽侯县、闽清县、永泰“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耕地建设项目,在深耕“三农”主业中跑出“新赛程”,持续发力擦亮“农地银行”品牌。

粮食生产根本在于耕地。近期,为深入贯彻我省关于加强加快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农发行闽侯县支行作为地方政策性银行,把耕地治理保护提升项目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在政策宣介、谋划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求实创新,全力做好服务所辖闽侯县、闽清县、永泰“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耕地建设项目,在深耕“三农”主业中跑出“新赛程”,持续发力擦亮“农地银行”品牌。


行动争先“三个到位”推动项目落地

兴农思想到位,积极开展宣传。支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全面增强服务耕地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支持闽侯县、永泰县、闽清县”所辖“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耕地建设为重点信贷支农任务,由支行行长带头走访“三县”政府,及时将政策性金融资金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耕地质量提升的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位,纳入“三县”政府重要议事,得到“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精准摸底到位,确定融资规模。支行深入永泰县、闽侯县、闽清县开展调研,每周与地方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项目企业沟通,摸底闽侯县全域14个乡镇、闽清县全域16个乡镇、永泰县全域20个乡镇等共计8.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9万亩新增耕地、0.5万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需求,精准形成项目图景,明确闽侯县16亿、闽清县9.5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耕地建设项目,永泰县2.9亿新增耕地的资金需求,确保政策性资金用到刀刃上。 


组织人员到位,推进办贷进程。支行针对“三县”项目的分布,组成“三县”项目负责小组,以行领导为组长,配备1名客户部骨干为小组成员,制定时间表、任务图,支行行长每周与地方政府开展项目前期对接,客户经理跟进与项目企业沟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加强上下联动,凝聚攻艰合力,通堵点、解难点,提高办贷效率,促进“三县”农地项目先后落地。


创新争强“三方考量”助力农田建设

从长远上规划。支行牢固树立融资先融智的服务理念,深入了解“三县”乡村产业发展布局,立足长远规划,把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与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考虑,在成功营销投放永泰县第一笔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项目贷款后,因地制宜先后抓好闽侯县、闽清县耕地保护开发项目的贷款投放,助力补齐农田建设的短板,推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从效益上考量。支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用足政策,强化“兴农”价值观,针对闽侯县、闽清县农村土地零星分散、地块小、农民种田意愿低的现象,将农田建设项目与新增耕地项目打捆施策,着力发挥政策性资金的撬动作用,落实“占补平衡”政策,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回哺县域农田建设,带动当地农民投身农田建设、土地复垦、农作物产业化种植,在赖以生存的农地上热心发展农业,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从方案上设计。支行结合不同县域特色,深入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三方种植”等项目运作模式,创新开拓服务“农田”新文章,做到应“三农”之所需,解“三农”之所难。


保障争优“三点要诀”服务耕地保护

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支行领导班子、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针对不同县域融资特点,用好差异性信贷政策,对乡镇部门人员、项目企业开展信贷服务,让贷款申报各环节有效衔接,有效促进农发行信贷政策、融资路径落地。


实行一县一策,支持力度强。如闽清县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强,支行积极宣扬农发行政策性资金支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发展理念,与“闽清县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契合。当前,农发行项目贷款已投放902万元有效促进项目企业启动田块整治、灌溉排水、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工程,打开现代化农田建设新路径。


践行服务理念,引领作用强。支行深入践行“倾心支农、客户至上、协力高效”的服务文化理念,结合闽侯县、永泰县地域广、项目地分散的特点,积极走访乡镇、企业,投放1063万元耕地保护项目贷款助力闽侯县推进土地流转及签定流转补偿协议,已完成闽侯县8个村、188.76亩土地流转,投放2151万元农地综合提升项目贷款助力永泰县5个村、144.22亩土地流转,为下一步带动村镇规模化种植、带动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点发挥引领作用。